◎ 瞀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目,敄(
)聲。本義:眼睛昏花)(2) 同本義 [dim-sighted]
予少而游于六合之內(nèi),予適有瞀病。——《莊子·徐無鬼》
昏瞀墊溺。——《書·益稷傳》。疏:“眩惑之意。”
(3) 又如:瞀眩(眼花頭暈;迷糊);瞀瞑(目眩昏暈;暈厥)
(4) 亂;錯亂 [confusion;in disorder]
中悶瞀瞀忳忳。——屈原《惜誦》
(5) 又如:瞀見(愚昧錯亂的見解)
(6) 愚昧無知貌 [ignorant]
世俗之溝猶瞀儒。——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(7) 又如:瞀儒(愚昧無知的儒生)
◎ 瞀
〈動〉
(1) 俯視,低目謹視 [look down]
瞀,低目謹視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湯又因瞀光而謀。——《莊子·讓王》
怨咽對風景,悶瞀守閨闥。——南朝宋· 鮑照《紹古辭七首》
(2) 〈方〉∶看望 [visit]。如:好,我瞀我妹妹去